跳至主要內容

主頁 > 新聞稿 > 2008及以前 > 就一則傳媒報導的回應

就一則傳媒報導的回應

就有傳媒報導關注到本局在擴大服務對象後的情況,本局謹有以下回應:

報導指「本局變質,新增課程似助青年增值多於中年再培訓」。本局多年來的主要服務對象為30歲或以上,中三學歷程度或以下的失業人士。查本局於去年12月起放寬服務對象至涵蓋15歲或以上,具副學位或以下教育程度的人士,乃因應政府於2007年10月的決定而執行。本局為此於較早前已宣布本局的新定位、新願景和新使命等,對香港的人力發展作出更大的承擔。

然而本局須強調,本局仍是以基層失業人士為核心,並照顧其他弱勢社群和失業、待業人士。在本年度的課程規劃中,超過七成的課程仍是適合三十歲或以上,初中學歷或以下人士修讀。

本局現與近70間委任培訓機構,攜手推動「人才發展計劃」,推出近100項新課程,使課程總數增至約250項,範疇涵蓋金融、財務、保險、地產、物業管理、旅遊、展覽、酒店、零售、物流、資訊科技、設計、採購、保健、康體、美容及餐飲等具前景的行業,配合不同失業或待業人士的需要,並提供個人素養及基礎技能(即語文,運算及資訊科技應用)之培訓,冀望為知識型經濟的香港提供靈活、優秀、適應力強的人才。局方一直堅持培訓課程以市場為導向,以就業為本,所有工作均是以協助失業/待業人士獲取認可資歷、增值自強為目的。

對於報導中指自本年一至六月的申請中,有四成二是新的年輕服務對象。查實本局當時回應該傳媒時,已提供去年12月至本年6月的數字,並清楚說明有四成二是新增服務對象,即包括三十歲以下,以及三十歲或以上而學歷在中四至副學位程度的人士。事實上,由去年12月擴大服務範圍起至本年六月,再培訓局總共接獲約59,000個申請,其中約25,000個屬於新服務對象的申請,當中30歲或以上,擁有中四至副學位學歷的人士有19,000人(佔新服務對象的76%);6,000人(24%)為30歲以下人士。屬於15至19歲組群的報讀人數僅有1,000人。

對於該傳媒指稱其具備大學學歷的記者也能成功入讀課程,本局對該名記者虛報資料錯誤引導培訓機構表示遺憾。該名記者在申請表上報稱其最高學歷為中七,並為失業人士,之前從事零售工作,又於面試時表示家中有長者,故具備照顧長者的經驗。

報導指該名記者已有學位,倘若屬實,該名記者的行為,已牴觸了再培訓條例,而在報名表格上,該記者簽署確認填報的資料均確實無誤。報名表上已註明,如有失實虛報,局方有權將個案交予警方調查,或根據僱員再培訓條例第25條向該學員追討法律責任。

至於報導中指有年青學員「純粹以興趣報讀」,查就業掛鈎課程只為失業或待業人士而設,而本局就課程行政安排訂有指引,培訓機構應按照指引,為每個申請入讀就業掛鈎課程的申請人進行面試,以確定他們是否具備就業意欲和適合入讀該課程。本局了解到該培訓機構已按照程序處理該名學員的入讀申請,而該學員當時亦表明受訓後有志從事相關的工作。

然而本局亦關注如何加強培訓機構審核申請人的入讀機制,以防止濫用,尤其是針對年青失學人士,本局將會考慮要求年輕的申請人提供其失學的證明,並將加強抽查,以確保本局投放於課程和服務的資源用得其所。

本局一直以來,對培訓機構均訂有明確的課程成效指標,包括學員入讀課程的比率要達85%、學員畢業的比率須達80%,而學員的就業率亦須達到70%等。本局會參考這些表現指標來分配學額予各培訓機構,確保所有課程均是具備市場需求,而機構所取錄的學員亦有志投身勞動力市場。

此外,就外傭僱主徵款方面,由於過去數年受到數名外傭提出司法覆核的影響,本局一直未能動用該筆徵款。政府於去年十月提出本局由2007年12月起擴大服務範疇並可運用該筆徵款,本局才能具體規劃新課程和新服務,以配合整體服務對象的需要和本局的新發展路向。

透過與培訓機構的合作,本局會提供更多元化的優質培訓課程和服務,提升勞動人口的技能及質素,支持他們自強增值,俾能人盡其才,以達到本局的新願景:「為知識型經濟的香港提供靈活、優秀、適應力強的人才。」

本局會堅持信念,緊守崗位,努力不懈,確保公帑用得其所,投資在本港的人力資源上,期望得到更多人的瞭解和認同,亦不會令一貫支持再培訓局工作的廣大社會人士感到失望。

發佈日期:8/8/2008

ERB 會員註冊及登記
登入為* 見習生僱主培訓機構
登記用戶名稱* 登記
密碼*
驗證碼*
發送